微信即时交流
徽州文献知见录(三)
原创:王振忠
原载:阅读徽州
发表日期:2021-09-10
徽州,王振忠摄
徽州文书(清代婺源西冲俞氏木商文书),王振忠摄
21、清代婺源木商之“往苗”
黄志繁、邵鸿、彭志军主编的《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中,收录有一册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流水账,题作《往苗杂用》,其中首列:
五月初八日,用元银十五两五钱,买木九根。
……
十六日,用毛银九十五两二钱,买木一百一十二根
用毛银一两七钱,买木二根。
其后还有“江船力至德”、“囗船钱至托”、“派瓮洞船上江”、“发簰至托”、“发蓬簰至德”、“发荒簰至德”、“托口主家头银”、“托口发簰”、“初九至辰州关”、“辰州换钱”、“托口主家经手”等文字记录,其中的“德”为湖南常德府的德山,“托”为湖南沅江府之托口。瓮洞在贵州省镇远府天柱县,是清水江畔的水陆码头。此前所见的一种婺源木商所编路程中,就有“金陵往苗江路程”,个中的“托口一跕”后注曰:“叫瓮洞船至苗江。”可见由托口进贵州之交通运输,例由“瓮洞船”承担。
根据《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一书所示,《往苗杂用》来自婺源大鄣山乡江村,此处西南偏距车田村3里路,其东南即婺源重要的集镇清华,后者附近有不少人前往清水江流域从事木业经营,故有的商编路程就以清华为中心编纂。
此一文书是研究徽州婺源木商在清水江流域活动的珍贵史料,迄今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顺便说一句,明清时期,“往苗”与“走广”,应当都是徽州的通俗常言。“走广”亦称“漂广东”,也就是前往广东做生意。而“往苗”则主要是指前往清水江流域做木材生意。在婺源发现的一种商编路程中,还见有“常德府往苗水路程”。迄今已发现的徽州商编路程,有三种与清水江的木材贸易有关。这些文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将徽州文书与清水江文书这两大重要的地域文书群联系在一起,故而具有特别的学术价值。
22、学徒逃亡之处置
在徽州文书中,时常见有一类《投师文书》,如:
立投师文书人△△△,缘身家无生理,自情愿投拜△△师父名下为徒,习学竹匠手艺,三面言定,几年之内,教授出徒,议定谢师赀礼若干正,其赀礼不致短少。自投之后,遵依平师严训,用心传教,自当辛勤精艺,不致违拗,亦不得背师私逃走回。如违等情,听凭平师责治,再言徒不从学,师不带教者,俱要甘罚钱二两,以作东道。倘有天灾,各安天命,恐口无凭,立此投师文约存照。
在这些文书中,都会涉及“背师私逃”一事。今见一散契:
立领字人程开艮,缘因弟开巽,在景德镇从十八都叶圣佑老师名下习学剃头生理,不遵训诲,悖师魆地逃走,未知去向。以致身等控官,蒙断银二十四两五钱四分与身母亲生息度日,囗囗身弟开巽回家之日,身愿将银两照数退回,如违,听凭执字鸣官理论,恐后无凭,立此领字存照。
乾隆廿七年六月廿二日立领字人程开艮(押)
可见,“私逃”若不知去向,则会引起纠纷。家人因学徒生不见人死不见鬼,便会藉机与师傅交涉纠缠,甚至告至官府打起官司,官方判定后者需要赔偿,此为一例。
23、清代开封詹成圭墨店的三封信函
根据《明实录》记载,万历三十五年(1697年)前后,徽商开当,遍于江北。仅河南一地,就有二百十三家典当铺。关于这一点,在徽州族谱、文集的描述中,也有不少明代徽商在开封活动的资料。不过,入清以后,有关徽商在开封活动的史料相当罕见。因此,此处介绍的三封书信,便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封信封面上写着:
内安信,烦加封转汴城,祈交/舍弟盛魁亲手收拆/拜托
而反面则有“七月(?)初二日广东春元专卖店寄/十月十二日到”的字样。此次寄信时间稍长,从广州到开封,长达三个多月。信中写道:
自达贤弟知之:旧岁所寄宋先生安信一封,不卜可曾收到否?为【如】收到之日,当回安信,以免老父之忧也。再,在店之事俱到虚心下气,请教前辈伙计,以怕误了自己之事,切宜勤记。我自正月间动身往琼州赶考,候秋间回店,再同大人动身回家,倘若不实【识】之字,虽当请教是知。身体自保养为要。今因之便,耑此达知。
第二封信的信封上写着:
内信,烦附寄汴城店,交/舍弟盛魁手收折/春元托。
“折”即“拆”字。信封反面作:“十一月初八羊城封寄,二月初一接来信一封。”这是从广州寄往开封信函,寄信时间较前封稍短,但也要将近三个月。信中提及:
前寄上安信二封,谅早收到,不卜一路平安,另【令】人忧念,至今未接吾弟回头信,不卜是何?再者,父亲年以【已】七十,于五月十一日寿诞之期,吾弟谅亦尽知,贺寿之信,并无半字寄来,以宽老父之心。倘若不失之字,虽当请教他人。再,在店中前辈伙计,务宜遵听,不可执拗,自是而行,我仝大人在粤平安,幸勿远念。身体务宜自重。今因之便,耑此达上。父明春往汉回家。
盛魁三弟手足
阖店众伙代言申候。
兄贵顿首
十二月初十日冲。
信中提及,詹盛魁是写信人詹贵的三弟,当时在开封,而他自己与父亲一起都在广州。
第三封信封面写道:
内信敢烦/宋先生便带至汴城,祈交/詹成圭墨店内,交/盛魁舍弟收拆,面托。
而其反面,则有“月初十日粤东詹春元封寄”的字样,从内容上看,这个“詹春元”应即前信之收信人詹盛魁。信中提到:
谨禀父亲大人膝下:前接二兄来平安信二封,俱已收到,所嘱男一切之事,自当遵听,不敢疏违。再,大人今年五月间寿诞之期,但恨山川修阻,以致不能近前叩贺,望恕男不孝之罪矣。二兄赶考,不卜回店否?男身体平宁,望可放心。天气不常,伏祈大人玉体保重。今因之便,耑此奉上
父亲老大人膝下、二兄大人均好!
男盛魁顿首百拜。
由此可见,在哥哥的指责下,詹盛魁赶紧写信给父亲,向他表达歉意。
詹成圭是徽墨墨店,其创始人为婺源虹关的詹元生(1679-1765),此人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人,最早设墨店于苏州。及至晚清、民国时期,在广州、开封等地皆有分店。如今,江西省婺源县档案馆就收藏有1932年《粤东詹成圭墨号订立议约》。有关詹成圭在广州的活动学界较为耳熟能详,但在开封的经营及生活则所知甚少。第一封和第三封信中都提到“赶考”,应当不是詹春元本人参加科举考试,而是他从广州前往琼州赶考市。这是因为,每当府州县科考之时,文房四宝便有热销之势,故而徽州墨庄总是借此机会,前往考场附近兜售生意。
24、徽商赴板浦、西坝办盐的史料
手头一散件,与清代徽州盐商在苏北的活动有关:
一、往板浦,居于谷家饭店,各事节省,仍问表兄取钱之说;
二、往立达表兄处,探问盐穰实底,方能放手买盐,或先带银三百两亦可,或俟定再寄亦可;
三、具禀来扬,再发后课;
四、上钱粮;
五、再办蒲包、绳席、定船等事;
六、俟开闸,仝场商下海捆盐,发运西坝;
七、盐堆万通栈内;
八、售盐之课交魏足送扬。
以上八件皆好办,几【只】有盐穰最难得,探确妥实池丁,万事不愁窒碍。
文中提及的板浦、西坝,皆为淮盐中枢之地。特别是西坝在江苏淮阴,因清雍正时于清口两岸筑东西二坝而得名。道光中叶票盐立法之初,淮北盐由盐场出洪泽湖转运各地,以西坝为转输之枢纽,设有盐栈屯盐,让票贩和湖贩在此交易。所谓票贩,是指向池商(淮北盐场商人)购盐的小贩,他们将北鹾由盐场运往西坝堆储,售于湖贩(在西坝向票贩购买淮盐、经洪泽湖转运至正阳关的商贩)。清人包世臣曾指出,西坝在票盐未行之先,只是一处沙堤而已,后来才因淮盐转运而繁荣起来。由此可以推测,上述这份散件的年代当为道光中叶以后。
25、徽州僧人对檀越之人身依附关系
近见一散件:
立承庵约人僧枝茂,今承到石潭、石溪、伊川三宅檀越,地名小西峰法云庵,是身托中前来承住安居,自愿恰守皈依,谨遵沙门佛法,不得违悖糊【胡】行。朝夕香灯,须要虔诚恭敬;晨钟暮鼓,理宜洁净勤心。所有本坛道场法事,一切等情,应遵常例祖规,不得争多竞少,亦不得藉此生端,倘若违法妄行,任听驱逐咄【出】庵,身无异说,今欲有凭,立此承约为据。
光绪十二年七月廿六日立承庵人僧枝茂(押)
中见倪德人(押)
从南宋以来,徽人设立寺庵,买来或招募僧人看守。在不少族谱中都提及,僧道是在“四民”之外,其身份地位较低。在某种程度上,与“住主山、种主田、葬祖地”的佃仆之处境颇有相似之处。不同的两点是僧道相对自由,文化程度也较高一些。
26、晚清歙县深渡姚宝信船行的两封书信
深渡是歙县南乡新安江畔的重要水运码头,明清以来,因转输贸易的兴盛,深渡一带店铺林立,船行众多。根据民国时期的调查,歙县全县共计有过载行(又名船行,即旧式之运货公司)14家,主要分布于渔梁和深渡两处,其中,深渡计有5家,即姚日新、姚宝和、姚宝信、姚泰和和姚景和。这些过载行,除了调查资料中的统计以及现存的一些船票有所提及外,其他的资料所见甚少。近见两封信函原件,提及姚宝信行与他人的交涉。其一曰:
字致明翁先先台启。兹及小行所代垫箱茶担工并茶篓价,共计四十三千之数,其钱均是店家所暂,现今店友已来催提数次,囗所走字来前,望尊翁早日来深,或有便友囗出亦好。再,箱茶未知何日起程,应付一音,今因之便,特字布覆,并候财安!
十二月廿三,姚宝信行顿首。
内要字,烦交方明恒先生台展。
深镇姚宝信行收货图书。
收信者方明恒为歙县南乡磻溪村人,活跃于道光至光绪年间,其人开设有方永兴茶号,现存有他与上海江裕昌茶栈和屯镇益泰亨钱庄的来往书信数封。而在上封信中,可见他的茶业经营系通过深渡的姚宝信运输行,将茶叶运往屯溪加工,然后再通过新安江运往长江三角洲。与姚宝信行相关的,还有另一封信:
明翁先生台启:月余不晤,时切怀思。兹恳者,实因弟今年租一栈房,修理办物,浩费甚大,是以拮据,难付需用,故特具字,仰恳吾翁告暂洋钿十元,以应燃眉,感佩深矣!是否,祈交敝伙黑官带下为感。再,步瀛家兄附笔,问尊处历年来捐票可存在家否?现有若干,望交来人一并带下,俟驾来深面算可也。微意两种,祈笑留勿哂是幸。耑此字恳,即请夏安,朗照不宣。
五月初二,知弟姚骏声顿首。
内字面交方明翁先生升启。
深渡姚宝信骏记书柬具。
在传统时代,老字号欲开分店,多于老行后加“某记”字样,此处落款处之“姚宝信骏记”,可见姚宝信行当时应开有分店(另见有姚宝信吉记船行的“奉宪明文船契”)。因其生意兴隆,此时还租了一个栈房,正在修理、办物,这也是扩大生意规模的举措。为此,他写信向茶商方明恒借钱。
27、徽人子弟初次出门学做生意
今见一信:
子亿世兄先生鉴:兹接尊札,开读之余,承蒙大力荐妥严州恒懋号小儿学生一缺,得读信后,时刻感激!小儿刻下仍在家读书,弟意候明年驾归乡时,小儿附伴出门,况且年轻未出远门,一路有世兄照应,弟诸事可已【以】不必远念。倘若不能延缓日子,亦望世兄即复好音,或附伴,或仝信客,均要候示遵行,俾得来前听命。日后小儿有寸进,自当感报大德也。舍间人等如常,宅上尊夫人及令郎清吉,统祈勿以为念,匆匆布复,敬请年禧!
世小弟卢松寿顿首,古历腊月念七日。
与之相关的信封上写着“杭州官巷大马路,妥交裕康恒宝号内/万子亿先生台启/黟北宏村东边卢缄”。可见,这是一封从黟县宏村寄往杭州的信函。
28、民国时期一位当铺伙计前往上海的出门经历
顷见一封写给母亲的平安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叩别后,至琳村二姑丈家耽搁数小时。晚膳后,乘夜至浦口上船,次早解缆长行,夜宿威坪之下廿里云头,第三日宿严州,第四日因拖轮不及,下午后即泊窄溪,廿一日拖轮至杭,在江干公昌行耽住两日,廿三日,乘早班快车到上海,落春阳公客栈,住了两夜。因二哥在杭,有信致三哥借川资洋卅元,并嘱三哥将洋带至上海,再偕父亲与男等至典。嗣因典内乏人,三哥不能分身,特托同事祝先生到上海,邀三哥、开太兄一同至典一叙,已于廿五日一同吉抵典中。瑞生兄等即于是日先行动身北上,仅二哥与开太兄二人同伴,在三哥处耽住两夜,于廿七日动身前去。男在家所制之新小褂裤,忘记带下,望大人检收。三哥今已为男制有两身矣,所做之两双鞋,脚寸小,不能穿,三哥云再到外面做可也。父亲现仍在典耽搁,大约初入九赴苏。月宝之子尚缺川资四元六角,系三哥供垫,望大人取来家用可也。父亲在家吐痰甚多,现已减少大半,身体饮食皆好,请可放心。男在典,自当认真习学生意,谨遵嘱咐之言,不敢违背。三哥在典安好,望勿挂念!大人在家,千祈保重玉体,免男悬念。基侄嘱嫂嫂照应为要。父亲在日,亦有信寄家,因连日天雨,不能去新场邮局汇洋蚨也,谨此奉禀,敬请金安!
大兄、大姊、二姊及二嫂、三嫂均此问好!
男大东百拜,六月初二日。
这是一位叫“大东”的人写给母亲的平安信函。其中提到从浦口上船,沿新安江经威坪、严州到杭州的江干,然后到达上海,进入典当铺从业的过程。写信者的三哥在典当铺中从业,父亲在苏州,二哥在杭州。信末提及想去“新场邮局汇洋蚨”,可见典铺应离新场不太远。现存的光绪年间之《禀批稿》抄本,就是上海新场镇徽州典铺打官司的诉讼案卷,与此显然可以比照而观。
29、族谱特别是世系部分不可轻易示人
“声明书”一份:
具声明书胡天湛
窃维事之虚实,必有证明;理之是非,须凭公论。湛自民国辛酉请领《明经胡氏宗谱》一部,敬谨珍藏,于兹数载。去年秋月,旺川曹氏修谱,以参阅编制法,由其司事曹美东、曹惬甫二君,特来借去胡氏谱卷首一册,内载序文、目录、图志等类,毫无关于世系,事属偶然,旋即索回。二君在彼,确可谘询。不料族人不察,疑其借与异派之西村抄录翻印,众论哗然,彼好事者,又从而故甚其词,诬湛间接受贿,私卖宗谱,是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唱百和,竟令人有口莫辩。千里闻讯,良用痛心!湛自念年逾五十,衣食粗饶,颇知自爱,苟为不义,虽一介不敢妄取,当为族人所共谅。且查西村修谱,开始多年,其脱稿付印,俱在曹氏借谱之先,于湛又何所疑?湛犹有言者,既云卖谱,则原谱必无珠还之理,既云受贿,则行贿必有假手之人,稍有形迹之可求,甘伏宗法而无怨。若必执附会无据之词,横加人以悖祖欺宗之罪,不独身受者有所不甘,恐吾族忠厚之家旦暮自危,皆将无可立足,其如公道何?为此据实声明,伏乞族台先生主持公论,不胜迫切待命之至!谨上。
民国十七年旧历二月日具。
此声明书系折页,计4折,首页左上角粘一小长条红纸,上书“佑商先生”,这应是文中提及的“族台先生”,亦即胡天湛倾诉的对象——族中管事之人。
徽州府绩溪县宅坦村(龙井)、上庄一带皆是胡氏聚居,西村座落于宅坦之北,又在旺川田(土+干)以西,故称西村(亦名后宅、龙井西村)。该村最后一次续修宗谱是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而旺川曹美东、曹惬甫二人向胡天湛借谱,则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此可见,胡天湛受贿私卖宗谱之说应不成立。不过,由此一例子可见,在传统时代,族谱往往需要深藏家中,尤其是其中的世系部分,更不可轻易示人。
30、江峰青编纂的《婺北十二都东山乡音字类》
江湘岚所编《婺北十二都东山乡音字汇》,其凡例曰:
一、编中所载之字,有本平而收仄韵者,有本仄而收入平韵者,只照本处土音,以便取用,不得以官韵律之;
一、编中所载之字,有字典中本无是字者,因乡俗通用,故载编中;
一、字汇所以备用,不常用之字,故不具载,而乡间有是语者,虽不常用,则仍载之;
一、编中所载之字,有字典中无是解,而乡俗移用者,亦只随俗,至于本字正解,便用者详之,不便用者弗详焉;
一、编中所载之字,有字同义同而俗话有二音者,则二音并收,以便检阅;
……
该书于每页边沿皆标出某韵,字有难识者,则注出某音。全书并有目录统列于前,以便读者查阅。
江湘岚即江峰青,历任嘉善知县、江西道员、江西审判厅丞和省议会议员等,曾主持编纂《重修婺源县志》(1925年刻本),是民中时期徽州著名的官绅。婺北十二都包括段莘、庆源、东山、仰田、清源和江村等村落。其中的东山,位于山峡之中,明初建村,以《诗经•豳风》篇名东山而命名,为江峰青之桑梓故里。
此书属于《乡音字汇》一类。迄今为止发现的《乡音字汇》之类的书籍,以婺源县占绝大多数,这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而婺源之所以独多《乡音字汇》,主要是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地有相当多的人外出务工经商,故编纂此类的官话和土音相对照之工具书,有助于到外地与他人打交道。另一个原因则是,婺源是塾师辈出之地,当地有不少人外出充当私塾先生,而即使是在徽州,一府六县的方言亦有极大的差别,故而也需要这样的《乡音字汇》以便沟通、交往。
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安徽大学讲席教授。黄山市委市政府聘请的首批社科专家顾问,黄山市“徽学研究人才培养10303计划”项目指导老师。
主办单位: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封面图片:由张建平提供
编辑:吴艳琼
审稿:倪姝娜